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台北市丞安堂中醫診所陳萬成中醫師





陳萬成醫師學經歷:

國家考試合格中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結業

現任台北市丞安堂中醫診所院長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針傷主治醫師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內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縣板橋市儒林居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前新竹市福安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前新竹市福丞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炎,頭痛,失眠,疲勞,神經衰弱,健忘,症候群,五十肩,冰凍肩,落枕,痠痛,青春痘,乳腺,豐胸,更年期,月經不調,痛經,白帶,過敏性鼻炎,關節炎,憂鬱症,中風後遺症,坐骨神經痛,顏面神經失調,肝炎,胃炎,消化不良,便秘,腹瀉,多汗,失音,尿少,尿痛,尿頻,心悸,急慢性肌筋膜炎,慢性結膜炎,耳鳴,扭傷,挫傷,未開放性骨折,運動傷害,氣喘,滑囊,濕疹,炎性感染,牙周病,胸悶,眩暈,肌腱,胎產諸症,脂漏性皮炎,腱鞘,蕁麻疹,青光眼,韌帶,軟組織,外麥粒腫,口腔潰爛,攝護腺腫大,性功能障礙,帶狀疱疹。

【台北市丞安堂中醫診所】全民健保特約中醫診所,內設:內科.針灸科.骨傷科.婦科.兒科.專精:中醫調理,保健養生,中藥調理,科學中藥,針灸,推拿,耳針,小扁針,中風針灸復健,中醫治療耳鳴,五十肩,冰凍肩,過敏性鼻炎,三伏貼,藥熨,穴位埋針,穴位埋線,拔罐,放血治療,中醫瘦身,中醫減肥,中醫減重,針灸減肥,中藥減肥,埋線減肥。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

耳鳴是患者在外界雖無相應的聲源存在,耳部或頭部的一種聲音感覺。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除了耳部疾病如盯聤栓塞、咽鼓管阻塞、鼓室積液、耳硬化症、梅尼爾氏病、聽神經瘤等。另外,如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白血病、腎病、毒血症、神經官能症、耳毒性藥物(特別是鏈黴素、奎寧、水楊酸鹽)、顱內腫瘤及動脈瘤也可影響聽器官,而出現耳鳴。

耳聾是聽覺系統中.傳音.感音或聽覺綜合分析部份的功能異常.致使聽力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病因十分複雜.臨床以見不同程度聽力下降.伴隨有耳鳴.耳悶脹.壓迫感.耳痛.耳流膿.眩暈.頭痛等症狀為主要表現.

就中醫觀點而論,耳鳴、耳聾二者症狀雖有不同,其病機基本一致。中醫認為『耳鳴乃是聾之漸也』。主要因外有風熱上受、客邪蒙竅、內有痰火肝熱、蒸動濁氣上壅、或因久病肝腎虧虛、臟真不足、或脾胃氣弱、清陽不升、不能上奉清竅所致。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在臨床多分五型辨治:

1.痰火鬱結型:

中醫辨證:兩耳蟬鳴、時輕時重、有時閉塞如聾、胸中煩悶、痰多、口苦、或脅痛、喜得太息、耳下脹滿、二便不暢、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滑。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濁。
耳鳴耳聾中藥成方:可選用蒿芩清膽湯加減。

2.腎精虧損型:

中醫辨證:耳鳴或耳聾、多兼見眩暈、腰膝痠軟、顴赤口乾、手足心熱、遺精等、舌紅。脈:細弱、或尺脈虛大。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治宜補腎益精、滋腎降火。
耳鳴耳聾中藥成方:可選用耳聾左慈丸加減。

3.清氣不升型:

中醫辨證:耳鳴耳聾、時輕時重、休息暫減、煩勞則加、四肢困倦、勞怯神疲、昏憒食少、大便溏薄、苔薄白膩。
脈:細弱。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治宜健脾益氣、補中升陽。
耳鳴耳聾中藥成方:可選用益氣聰明湯加減。

4.肝膽火盛型:

中醫辨證:突然耳鳴或耳聾、頭痛面赤、口苦咽乾、心煩易怒、或夜寐不安、胸脅脹滿、大便秘結、小溲短赤、舌質紅、苔黃。脈:多弦數。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治宜疏肝瀉火、開鬱通竅。
耳鳴耳聾中藥成方: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5.風熱上擾型:

中醫辨證:外感熱病中、出現耳鳴或耳聾、伴見頭痛眩暈、心中煩悶、嘔逆、耳內作癢、或見寒熱身痛表症、苔薄白膩。脈:浮弦數。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治宜疏風清熱、解毒通竅。
耳鳴耳聾中藥成方:可選用小柴胡湯、銀翹散加減。

單味中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仙鶴草】、【葛根】、【王不留行】均具有改善內耳循環功能.從而改善內耳缺血缺氧狀況.【酸棗仁】、【石菖蒲】、【磁石】能調節大腦皮質功能.降低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故中醫與中藥,對於臨床耳鳴耳聾患者的治療.療效頗高。

以上中醫治療耳鳴耳聾醫療資訊由台北市丞安堂中醫診所陳萬成醫師提供http://cat.seedera.com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黃帝內經.素問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

歧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

歧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

歧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為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客於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頃而已。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

凡痺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剌之,以月死生為數,用鍼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鍼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剌右,右剌左,病已,止,不已,復剌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剌右,右剌左。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痛不得息,欬而汗出,剌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欬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剌右,右剌左,病立已,不已,復剌如法。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剌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剌,立已,左剌右,右剌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剌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剌右,右剌左。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剌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痏數,發鍼立已,左剌右,右剌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而痛,剌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剌之傍三痏,立已。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鍼,寒則久留鍼,以月死生為數,立已。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邪客於五藏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黃帝內經.素問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歧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

帝曰:願盡聞之。

歧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歧伯曰:皆生於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歧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帝曰:善。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按摩勿釋,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并,五藏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鍼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鍼,無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歧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血氣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 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帝曰:刺微奈何。歧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歧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歧伯曰:氣血以并,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故為驚狂。血并於陽,氣并於陰,乃為炅中。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喜忘。

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歧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

歧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

歧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歧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

歧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

歧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

歧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歧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

歧伯曰: 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

歧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歧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榮,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

歧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帝曰:補虛奈何。

歧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藏五藏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歧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與為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黃帝內經.素問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

歧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歧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

歧伯曰: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藏府,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裏,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歧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大衝。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

歧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

歧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

歧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

帝曰:冬取井榮,何也。

歧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沈,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榮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榮春不鼽衄,此之謂也。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余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因聞其意。

歧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支之熱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藏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

歧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

黃帝內經.素問

骨空論篇第六十

黃帝問曰:

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鍼治之,奈何。

歧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大風汗出,灸譆,譆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譆,譆應手。從風憎風,刺眉頭。失枕在肩上橫骨間,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絡季引少腹而痛脹,刺譆。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與痛上,八在腰尻分間。

鼠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榮。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衝脈為病,逆氣裏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
癃痔遺溺嗌乾。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榮,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機。立而暑解,治其骸關。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連若折,治陽明中俞。若別治巨陽少陰榮。淫濼脛痠,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五寸。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骸,骸下為輔,輔上為膕,膕上為關,頭橫骨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一在齗基下,一在項後中復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數髓空在面俠鼻,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兩髆骨空在髆中之陽。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骨空在輔骨之上端。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下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掌朿骨下灸之,齊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一灸之,犬所囓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傷病法灸之,凡當灸二十九處。傷食灸之,不已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之。

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項中大筋兩傍各一,風府兩傍各一,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直目上髮際內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銳髮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後陷中各一,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缺盆各一,掖下三寸下至胠八間各一,髀樞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間各一,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俠齊廣三寸各三,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氣街動脈各一,伏菟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掖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後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後各一,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俠扶突各一,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腹脈法也,下陰別一,目下各一,下脣一,齗交一。

衝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齊寸一,俠齊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

足少陰舌下,厥陰毛中急脈各一,手少陰各一,陰陽蹻各一,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